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全球聚焦:我的母亲教案ppt课件_我的母亲教案

来源:互联网   发表于: 2023-03-24 06:59:42  

1、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母亲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2、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学中应抓住一个“情”字,紧扣精彩细腻的语言,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母爱的真挚、深沉,进而理解生活中的.母爱。让学生学会感悟亲恩,学会做人。

3、  【教学目标】


【资料图】

4、  1.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学会用截取法来表现人物。

5、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6、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7、  【教学重点】目标3

8、  【教学难点】 目标1

9、  【教学安排】 二课时

10、  【课前准备】

11、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12、  2.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请思考: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

13、  【教学过程】

14、  第一课时

15、  一、 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16、  二、 积累成语:

17、  蹑手蹑脚 一饱眼福 娓娓动听 热泪盈眶 循循善诱 饮泣吞声 辗转反侧 万籁俱寂

18、  三、教师通过范读,在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方面作出示范,引导学生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配以《苏格兰摇篮曲》) 学生边听读,边思考!

19、  教学目标

20、  了解作者,学习生字词。

21、  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2、  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23、  教学重点

24、  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25、  教学设想

26、  本文是胡适先生对母亲的回忆。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对作者为人处世的影响,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激发起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27、  教学过程

28、  一、导入

29、  同学们每天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老师曾要求同学们仔细的打量,看看自己的父母,是不是这样做了呢?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述对母亲或母爱的认识。

30、  老师小结并请同学们记住关于母爱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31、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比较有名的就是《游子吟》,著名学者胡适也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去了解一下胡适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

32、  二、检查预习

33、  文绉绉 穈先生 掷铜钱 庶祖母 翳病 舔去 侮辱

34、  生齐读后,合作听记。

35、  三、了解作者: (结合注释学习)

36、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37、  四、探索新知

38、  ㈠整体感知

39、  学生朗读文章,学生思考问题:文章写了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40、  ㈡合作探究

41、  师: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这是几件什么样的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速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42、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3、  2.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44、  读文后,生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明确:

45、  1.共写了以下几件事:

46、  (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47、  (2)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

48、  (3)我说轻薄话,手重重责罚——严格。

49、  (4)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

50、  (5)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让。

51、  (6)受“辱”后,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有刚气。

52、  由此可看出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对子严格,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有刚气的人。

53、  此处要进行一个分类,可以把这课文的主体部分内容分成三层:严格教育儿子;对后子女的"宽容忍让;受辱后的刚气。

54、  2.作者对母亲怀有敬爱和怀念之情。

55、  ㈢质疑、解疑(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疑)

56、  1.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

57、  2.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

58、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59、  师生共同明确答案。

60、  1.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

61、  2.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同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而母亲给我人生的教训,前三段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与文末相呼应。

62、  3.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63、  五、品味语言

64、  师:本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生速读文章,明确本文语言质朴、真切,讲究分寸的特点)

65、  例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爱子之深,平时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66、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可以看出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67、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几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68、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已经具备了这种美德,表现了作者的谦虚的品格。

69、  师:文章的选材具有怎样的特点?(生讨论后明确:选取生活中平凡的小事)

70、  六、总结

71、  七、作业

72、  完成《综合能力训练》本课练习,可以根据学习情况,如果有时间,可以在课上完成。

73、  一、教学目的:

74、  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75、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76、  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77、  二、教学设想:

78、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认真揣摩、品味。

79、  教学过程 可按整体阅读→重点阅读→品味语言这几个步骤进行。

80、  安排4课时

81、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82、  第1课时

83、  教学要点:作者简介;整体阅读;理清时间顺序。

84、  一、导入 新课:

85、  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过他“人民艺术家”称号。老舍善于描述“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与行为趣味,下面我们学习老舍自传性的写自己母亲的一篇文章《》。

86、  二、作者简介:

87、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88、  老舍在《怎样学习语言》一文中谈到语言运用的几点看法:

89、  1. 语言的运用是要看事行事的。

90、  2. 作家必须先胸有成竹地知道人物的一切,而后设身处地地写出人物的话语来。

91、  3. 一个作家运用语言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用心,好像用颜色画一幅匀整、美丽的画儿,不使这里多一块,那里少一块。一个作家的本领就在于能用精练的语言把情感表达出来。

92、  4. 我们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93、  正如课文“阅读提示”中指出的:作者是一位艺术上精益求精的语言大师。

94、  三、指名朗读“阅读提示”:

95、  1. 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写作内容;

96、  2. 指出本文的语言特点。

97、  四、初读全文,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文,了解母亲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从而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脉。

98、  1.字词正音解释:

99、  外甥:shēng姐妹的儿子。

100、  撮土:cuō抓。

101、  窘:jiǒng本义:生活或处境困迫;没有办法。窘迫穷困。困苦。

102、  份礼:fèn份子:若干人均摊等份额的钱同办一件事。

103、  刮痧:shā民间治疗某些疾患的.一种方法。用铜钱等物蘸水或油刮患者的胸背等处,使局部皮肤充血,减轻病情。

104、  筹划:chóu谋划。

105、  私塾:shú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实行个别教学,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106、  供给:jǐ①满足社会购买力的需要;②按一定规格供应或作为伴随物而配给。

107、  拥挤不堪:kān人或车船等紧紧地挤在一起,不能承受。

108、  愣:lèng呆,失神。发愣:发呆。

109、  庚子:gēng天干的第七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110、  廿三:niàn二十。

111、  2.时间顺序:

112、  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113、  五、布置作业 :

114、  注音释词(见上面)。

115、  练习一。

116、  第二课时

117、  教学要点:课文主要内容:①写母亲的勤俭、朴实、倔强和为人热情;②写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

118、  一、文章写母亲的勤俭、朴实、倔强和为人热情:

119、  P.5第8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盘……她终年没有休息……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120、  第10节:母亲待人热情,家里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121、  第11节:“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

122、  第12节:写母亲并不软弱。“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123、  二、母亲对“我”的影响:

124、  六次: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125、  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126、  第12 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127、  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128、  三、分析课文内容第6节、第8节:

129、  第6节:反复说“我”,是感情激动的反映,前一个“我”,一字一逗,表示心情的难过,饱含心疼母亲的感情。

130、  第8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一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

131、  “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一黑一白,色彩对比鲜明,从对比中显出母亲作事认真。

132、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杰出,残破的铜活发着光。”这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133、  四、讲析第12节:

134、  指名朗读第12节,思考:可分几个层次?写母亲什么样性格品质?语言特点如何?

135、  1.分两层:

136、  第1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记叙母亲在兵荒马乱中表现出的坚强个性。

137、  第2层(“这点软而硬的个性”……)写“母亲”对“我”的人格影响。

138、  2.写母亲的坚强,既概括又具体。

139、  ⑴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140、  ⑵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141、  ⑶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142、  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这处是归纳起来写。

143、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说得何等精辟。所谓“生命的教育”,就是教育“我”怎样做人,“我”的生命渗透着母亲的熏陶。也可以说母亲在为人处世、习惯品德方面给我的影响。

144、  五、布置作业 :

145、  练习三。

146、  【教学目标】

147、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48、  2、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149、  3、体味母亲宽容、善良、温顺、刚气的品格。

150、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式的理解。

151、  【教学重点】

152、  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脉络,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153、  2、了解母亲为人处事对作者的影响。

154、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式的理解。

155、  【课前准备】

156、  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查找有关胡适的资料,阅读《胡适自传》、《先母行述》,拓展视野。

157、  【课时安排】

158、  两课时。

159、  【教学过程】

160、  第一课时

161、  一、检查预习

162、  1、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163、  文绉绉 绰号 庶祖母 吹笙 摹画 眼翳 舔去 侮辱

164、  2、解释下列词语:

165、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166、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167、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168、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169、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170、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171、  二、导入

172、  母爱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女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不求回报的。今天我们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请听《妈妈的目光》)

173、  胡适简介。

174、  首先由学生简介,后教师补充:

175、  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原名嗣穈,字适之。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

176、  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9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孩子。1910年,即胡适19岁时,赴美国留学。

177、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胡适的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从胡适一生的追求与奋斗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178、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注重自己的独特体验

179、  学法指导:

180、  1、抓住关键句、段,适当批注。

181、  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182、  3、读课文,思考:

183、  ⑴ 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情?分别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184、  ⑵ 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

185、  明确:

186、  ⑴ 对我的管教(教之严):

187、  每天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188、  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189、  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重重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190、  作为后母当家之难(爱之慈):

191、  除夕夜如何对待大哥的债主,不骂一句,面无怒色──善良宽容

192、  如何与两个嫂子相处,化解矛盾──忍让温和

193、  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上的侮辱(气之刚)

194、  让发牢骚的五叔道歉,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刚烈

195、  ⑵ 怀念、感激、敬爱。

196、  4、理清文章结构:

197、  明确: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198、  四、自由赏读课文

199、  教师引:同学们,胡适,这位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的中国大学者,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让我们带着内心真诚的感谢再次走近胡适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200、  请大家有感情地自由选读课文。

201、  小组自由谈: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202、  五、小结

203、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204、  六、布置作业

205、  1、研讨与练习一。

206、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写一个母亲教育你的感人事件。

207、  第二课时

208、  一、导入

209、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作者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感情是如何体现的呢?

210、  二、检查反馈

211、  1、第一课时学的字词。

212、  2、口头梳理第一课时学习的知识点。

213、  三、问题探究

214、  1、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找出包含作者对母亲感激之情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215、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216、  以童年的视角回忆往事,如实道来,暗含对母亲的敬仰与感激。

217、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天夜里她把我叫醒,她真的用舌头舔我的眼病。

218、  爱子情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219、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万分之一二。

220、  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221、  2、作者极少用直接抒情的语句,却能够字里行间感人至深,他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222、  质朴真切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结构,真挚的情感。

223、  童年的视角回忆童年的往事,没有成人的姿态和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敬爱母亲之情溢于言表。

224、  3、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齐读最后一段。

225、  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谦虚的种种美德。

226、  四、情感延伸

227、  1、母爱如三月的春风曛得人昏昏欲睡,犹如夏夜的凉茶让人精神倍爽,又是母爱又是絮絮地唠叨让我们不能理解,我们都能理解母爱吗?母亲爱子女的方式不同,多数的母亲都是说教式的爱,一件事说起来三遍四遍,我们嫌母亲烦,不能理解,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或者你有事不能理解母亲的做法,请你说一说。

228、  2、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我们每天都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你长这么大,母亲为你做的事有哪些你忘不了?

229、  3、母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是甜甜的吻。母爱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地成长,母亲有多大的功劳啊。有谁知道母亲节是那一天?(每年 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230、  五、小结

231、  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

232、  结束语: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没有英雄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我们永远爱着您──妈妈。

233、  六、作业

234、  1、推荐阅读:

235、  老舍《我的母亲》。

236、  邹韬奋《我的母亲》。

237、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238、  赵丽宏《母亲和书》。

239、  2、写一封给家长的信。

240、  学习目标:

241、  1、正确、规范、美观书写“阁、衍、屠、樱、剃、亏、筹、籍、婚、倡、域、拆、嘱”13个生字,正确认读“衍、屠、樱、剃、亏、筹、倡、域、拆、寝”十个生字。

242、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43、  3、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重点)

244、  教学流程:

245、  一、精彩一分钟

246、  值日组长组织,今日话题:母爱

247、  分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母爱的名言。

248、  二、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249、  1.母爱就像一场春雨,润物无声;母爱,就像一首情歌,绵长悠远。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儿女还没来得及报答,母亲却永远的离去了,怎能不让人伤心?不让人怀念呢?1942年,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差不多一年后老舍才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于是,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下了《我的母亲》来回忆自己的母亲,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老舍的《我的母亲》,去领略平凡的母亲,伟大的母爱。

250、  2.指明读本课学习目标。

251、  三、检查预习(课前·预习)

252、  1.组内听写词语。(重点强调易错、难写的生字词的书写。)

253、  2.交流自己弄懂的词语。例:出阁、敷衍、绞脸、刮痧等。

254、  四、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255、  出示学习任务:

256、  默读课文,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思考:文章围绕“我的母亲”写了哪些事情?运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57、  学习方式:自学+小组合作

258、  (注:课文篇幅较长,因此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组长分工,每人负责若干段落的阅读,最后汇总)

259、  五、展示汇报,交流成果

260、  1、围绕尝试探究问题一,找1-2组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交流,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261、  交流预设:文章主要讲述了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人家洗衣服挣钱养家,总是给亲友邻居帮忙,在兵变的年代,母亲从不慌不哭,为我上师范筹巨款,除夕夜母亲送我回校,过七十大寿时,因思念儿子而寝食不安。

262、  2、尝试探究二: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63、  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这些事情的?请你用跳读的方式,从文中找到体现写作顺序的相关词语?

264、  3、点拨总结:通过刚才大家的学习,我们发现,《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写了许多关于母亲的事情,我们在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就可以首先抓住每件事例,概括出各段意思,然后再连贯起来,采用段意合并的方法进行,这样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使文章条理更清晰。

265、  (意图:通过概括每段的主要事情,再到合并段意概括主要内容,让学生体验段意合并法的学习方法,通过点拨,让学生清楚什么时候使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66、  六、实践感悟,巩固提升

267、  跳读《我了解的老舍先生》一文,在原文勾画出关于老舍的"具体事例,再用关键词句概括每段的意思,运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68、  1、自学:默读课文,勾画事例,批注段意。

269、  2、小组交流。

270、  3、全班展示交流:

271、  七、盘点收获,迁移运用

272、  盘点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主要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与步骤)

273、  迁移运用:(根据课堂时间自由调控,可课下完成)

274、  默读《养花》,用段意合并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75、  (意图:《我的母亲》作为例中学,训练段意合并法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我了解的老舍先生》作为实践悟,进一步体验段意合并法的用法,最后以《养花》作为迁移用,巩固用段意合并法概括内容。)

276、  八、拓展阅读:

277、  阅读与母爱有关的诗文《游子吟》、《诗经》(节选)、《圣洁的母爱》

278、  一、教材依据

279、  《我的母亲》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精读篇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记叙文的语言。老舍是著名的语言大师,他的《我的母亲》是语言运用方面的典范。教学本文为学生学习记叙文的语言提供一个范例。

280、  二、设计思想:

281、  《我的母亲》极鲜明地体现了这样一个特点:以“致力于全面提高职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遵循“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的原则,其“工具性和人文性”极强,且具有时代精神和生活气息。该篇文章语言朴素,情感浓烈,向我们呈现了一位普通劳动妇女勤劳困苦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因此,本文不仅是学生继续了解叙事性散文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对处于生理、心理不稳定的职高学生的情感的洗礼。

282、  三、教学目标:

283、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感受母亲形象,能够把父母的那种深沉的爱在作文中运用自然朴素的语言表现出来。

284、  过程与方法目标:

285、  在学习方式上,针对本课特点与学生实际情况,七八个同学一组,每组选出一位小先生,负责本组活动。通过阅读、质疑、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能力。

286、  在教学方式上,我主要采用导读启示--赏析探究--评价归纳--训练迁移四步立体的教学方法,通过重点赏析、朗读品味、写作体验等感受母子亲情。

287、  通过多媒体,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催生学生情感,缩短师生、生生距离,为平等对话创造条件。

288、  通过比较阅读,升华文章主题。

289、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90、  体验母爱的伟大无私,热爱母亲

291、  感受作者的博大志远,学习作者的感恩亲情,反省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92、  四、教学重点:

293、  由于作者生活的时代与学生生活的现在相隔较远,学生个人的阅历的不同,他们对母亲的诠释也就因人而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品味作品朴素自然的语言应为教学的重点,

294、  五、教学难点:

295、  职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薄弱,为师生课堂的交流和沟通带来了难度。调动学生的情感,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去领略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则是本课教学难点。

296、  六、教学准备:

297、  上课前,准备好二首歌曲,一是阎维文的《母亲》,二是毛阿敏的《烛光里的妈妈》,一首钢琴曲《给母亲的信》。一首诗孟郊的《游子吟》。课件由导读启示--赏析探究--评价归纳--训练迁移四个环节,按照走近母亲--认识母亲--升华母亲--歌颂母亲--体恤母亲五个步骤层层展开。

298、  七、教学过程

299、  本课教学由课前的倾听母亲和课堂上的走近母亲--认识母亲--升华母亲--歌颂母亲--体恤母亲五个步骤构成。本文在学生了解作者、把握文章写作线索、整体感知形象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阅读及语言品味。

300、  (一)音乐欣赏:倾听母亲

301、  母爱是学生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说它熟悉是因为每位学生都正在享受着无私的母爱,说它陌生是因为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目前特有的家庭地位,使很多学生很少对母爱进行认真的咀嚼与反思。因此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欣赏震撼心灵的音乐阎维文的《母亲》,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潜移默化地升华母亲形象。

302、  (二)导读启示:走近母亲

303、  带着课前欣赏音乐的那份感动,教师顺势激情导入:母亲!一个饱含多少深情的称谓;母爱,一种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它如阳光普照般温暖;如春风化雨般细密,如海纳百川般博大,如蜡炬成灰般无私。我们曾经了解过朱德的母亲,那是一位勤劳善良且富有远见的女性,今天我们学习的老舍的母亲也是这样的一位女性。让我们一起走近老舍的母亲。由此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一目了然本文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关键在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尤其是要发现和提出那些有思考价值的探究性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研讨。

304、  (三)赏析探究:认识母亲

305、  本步骤要针对某一问题,激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每一位学生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306、  整体感知

307、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品味是在阅读的基础上,经过用心体会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为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完成知识的自然过渡,在认识母亲之前,先展示上节课板书设计,让学生根据板书设计及课文内容以“母亲是…….的人”为格式造句,整体感知母亲形象;这一问题的设计有利于了解学生阅读课文后的情感体验,也是认识老舍母亲的关键所在,为重点阅读、语言赏析打下基础。

308、  2重点阅读

309、  母亲是伟大的,她的伟大体现在文章字里行间,尤其是课文的第13段,是最令人感动的,也是最精彩的。教师引导学生赏析13段,并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

310、  文章写了哪些事?你认为哪件事最感人?为什么?

311、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我采取分组讨论,小组选代表回答的方法,在学生阐述理由的过程中,我可用师生对话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品味所展示的感人细节。并板书“母爱无边”

312、  品味语言

313、  在引导学生重点阅读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出本文语言的第一大特色: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讲完此问,我再配乐钢琴《给母亲的信》朗读此段,带学生再来品味简朴的语言下蕴含的伟大母爱。朗读完毕,我由第13段的语言特色拓展开来,再次激疑追问:本文语言在其它方面还有哪些特色!

314、  “白描”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我在引导学生品味这一语言特色时,可先出示孟郊的《游子吟》,让学生把诗的前四句与第13段的感人细节比较,引出白描,后指出:作者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什么是白描?我主要联系美术中的白描画法,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白描”手法,并以孟郊的《游子吟》的.前四句讲析,后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运用白描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辨识纠正,并重点赏析以下语句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315、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316、  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317、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318、  以上语言品味是站在作者对母亲描写的角度上来分析人物形象的,对第三点语言特色:以无华的语言表达浓厚的感情,我变换角度。站在作者的角度上,这样设疑:母爱是伟大的,作者的语言却是质朴无华的,作者对母亲的那种感激、怀念之情是靠哪些语言得以表现的?学生通过阅读大多都会将目光集中在这样的句子上。并板书“儿女有报”。

319、  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320、  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迷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321、  这些语言看似大白话,但蕴含着浓烈的感情,读来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因此在品味的基础上诵读这些语言,有助于学生体验作者对母亲所饱含的浓浓深情。

322、  (四)、评价归纳:升华母亲

323、  本步骤要让学生比较评价,归纳概括出规律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收敛,学生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在此由老师简单概述本节课讲述的内容,并由学生从写作方法和表达主题两方面自由发言,谈本文的学习收获。老师适当评价。

324、  (五)、训练迁移:歌颂母亲

325、  本步骤要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思维训练题,使学生的“思考”迁移成为一种“创新能力”。

326、  紧承上一环节的评价,教师有感情阐述:是啊,母爱犹如一缕阳光,使我们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犹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也依然纯洁明净。同学们,尽管跨出一步便是天涯,但作为游子的你,永远走不出母爱的风筝线,因为线的那头永远握在母亲的手中,老舍的母亲让我们热泪盈眶,我们的母亲呢?请让毛阿敏《烛光里的妈妈》伴着你,以母亲或母爱为话题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说一段赞美母亲的话。

327、  学生考虑五分钟,小组选代表口头作文,并采取自评和他评的方式。我们知道,单调的文本阅读,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因此设计这一环节,既有利于了解学生情感体验的变化,又有利于捕捉课堂的着力点和生长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发,使师生对母亲的情感在交流中自然升华。

328、  (六)、师生寄语:体恤母亲

329、  学生自由发言,对母亲说一句话。

330、  寄语:同学们,孝敬我们的母亲吧,不仅仅是今天。正如歌中唱到: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不管你功劳多高,不论你成就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进行德育教育的灌输。

331、  (七)、训练延伸:

33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教学,由学生选做相关题目。

333、  A:根据文章的写作方法,请以“母亲”或“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334、  (必做)

335、  B:比较阅读老舍与胡适《我的母亲》在主题、写作思路、写作特点方面的异同(选做)

336、  (八)、板书设计

337、  为了突出板书清洁、清楚、明了的特点,力求图文并茂,并对学生有所启迪和思考,我采用母子两心相吸相牵的形状,这不仅体现了母亲抚育一颗生命的不易,更蕴含着母亲在儿女生命发展中的影响。从面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母亲、善待自己的母亲。

338、  八、教学反思:

339、  备课时,我深刻领会新课改精神,几易其稿,力争以最佳效果向众评委及听课老师汇报。从实施情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340、  我贯彻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精神。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生字词、文学常识。这些小任务促使学生主动认真地自学课文。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时,必然要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在上课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自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我只作点拨和归纳。在拓展延伸阶段,我让学生相互讲发生在自己与妈妈之间的生活细节。这既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加深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是良好的。

341、  我落实了“四基”。我没有放字弃字词、文学常识这些基本知识,而是把它们放到了课前预习里面。这样做既促进了学生自学,又使课堂内容更集中紧凑。在上课过程中,我始终抓住“培养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及形象”这一教学目标展开。不论是开始的导入,还是后面的母亲性格分析,儿子对母亲的爱,都让学生找到相关的细节,并加以诵读品味,进一步感受细节的表达效果。可以说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了实处。学生的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342、  我实现了新课改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德育目标都得到较好的落实。学生通过这一堂课,切切实实懂得了运用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并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在情感方面,我通过让学生听歌曲《烛光里的妈妈》、阎维文《母亲》寻找母亲的感人细节、诵读表现母子情深及失母之痛的段落、欣赏感人故事等手段,不断调动、积累学生的情感。后来,在训练延伸阶段,学生讲述与母亲的故事时,全班同学在下面抹眼泪,其他同学及老师也眼圈红红。学生讲自己与妈妈之间的生活细节时,也声音哽咽。我在点评时,也深受感动,几乎说不出话。可以说,这一节课让师生都受得一次情感的洗礼。经过这一次情感的洗礼,大家更加热爱父母,热爱生活。

343、  我充分落实了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此篇课文是“体验情感”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编者在课后的“思考探究”中强调了“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要求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文中细节。我在教学过程中,正是围绕“情感与细节”作文章,层层推进课堂。以归纳母亲性格品行为纲,串起所有细节,做到了整体把握与局部分析的较好结合。

344、  一、文本内容

345、  本文是高中语文《现代语文选读》第二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他是作家胡适的一篇感怀亲情的叙事散文。作家在文中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用朴实的语言叙说了母亲的生活琐事,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抒情,但是读来却能感到作者的深情。作者的母亲是一位失去丈夫的妇女,她对儿子的爱,也许显得有些苛刻;但是是出于一种纯粹的天性和直觉。而正是这种血浓于水的爱,深深地打动了作者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346、  二、教学目标及依据

347、  (一)教学目标

348、  体验文中真情,品味作者写作的意图。

349、  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350、  能对作者的感情有所感悟,使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升华。

351、  (二)确立目标的依据

352、  本文虽然是重点课文,但是语言通俗易懂,感情深沉而浓厚。学生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揣摩作者的意图,通过联系自身,体验人物的情感经历,即走进文本又跳出文本,与社会接轨,进而品味亲情。这是语文人文性的基本要求。

353、  文章主题和思想一目了然,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自觉联系自身的实际生活,有所体会、感悟浓厚的至爱亲情。通过对具体细微内容的.讨论和思考,使学生产生一个至爱亲情的空间;鼓励学生交流个人的情感故事和感悟,通过课外迁移阅读,将其对亲情的理解升华到更高层次,在语文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354、  三、教学设计

355、  (一)整体设计

356、  这是一篇重点课文,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变成自主、交流和发现的乐园。因此在首先用歌曲、诗歌导入亲情的基础上,先让学生们自主阅读,使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再与学生一起寻找课文的具体事件,共同讨论,挖掘文章内涵、体会散文特点;接下来启发学生联系自身及社会生活实际,讲述自身所历所感的亲情故事,理解亲情对人的精神滋养作用。最后联系阅读资料并在音乐中感悟亲情,使思想得以净化、灵魂得以升华。

357、  (二)教学课时:三课时。

358、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

359、  四、教学过程与策略

360、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361、  策略:播放《妈妈再爱我一次》的音乐及片断,倒入课文主题,用古诗《游子吟》引出新课。

362、  (二)解读文本,共同研究

363、  策略:学生自读课文,通过文中叙述的亲情事件,揣摩母亲与儿子之间的至爱亲情。让学生找出亲情事件并抒发自己的见解——先与同桌交流,然后在班内进行讲述,让其他同学点评、补充,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达到把握课文内容的目的。

364、  (三)体验感悟,链接生活

365、  策略:通过老师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课文和自身生活体验紧密联系,体现语文学习的感染力。

366、  问题:

367、  作家叙述的是日常琐事,为什么却有无限的感人力量?

368、  天下写母亲的文字何其多也,但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什么常常被不同选本的编者所看重呢?它有着怎样的独特魅力呢?

369、  (四)阅读迁移,提升自我

370、  策略: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学生带入纯美的心灵空间,让补充的课外阅读材料丰富亲情的含义,也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亲情、完美自己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371、  出示阅读材料《背影》,边看边听老师朗诵,然后交流内心体会。提问: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当你面对父母那近乎“苛刻”的关怀,将如何面对?又将如何报答父母的亲情,现在如何做?将来呢?布置学生课后写一篇随笔。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在歌曲中结束这一课。这样就将语文课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在歌声中以发人深思的问题结束本课教学,让学生思考回味。

372、  案例背景:

37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意思”的能力。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而当前的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一种弊端,这就是抄袭范文或者瞎编乱想,写作时东拼西凑、套用模式、人云亦云、空话连篇等现象,我们每每读到这些文绉绉的、缺乏真情实感、毫无新意的文字,便感到肉麻且悲哀奈何。但静思之后,觉得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这个主观因素,应该从客观上去分析问题。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意选择真实而新颖的材料进行写作,教育学生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有真情实感,也只有这样的文章才有生命力。

374、  案例描述:

375、  生1:这个材料选得不好,怎么能写妈妈的坏话呢?应该写妈妈和蔼可亲的一面。

376、  师:哪儿是写妈妈的坏话呢?

377、  生1:“我的耳朵被妈妈的大手揪住了,把我从凳子上揪起来。啊,疼得我哇哇叫,隔壁哥哥姐姐哈哈大笑。妈妈还不解气,又把我那宝贝小恐龙一脚踩扁,还罚我把课文抄写了两遍。”

378、  师:你觉得这个材料真实吗?

379、  生1:我想是真实的,但不能写。

380、  师:这是你的评价。还有谁来说说?

381、  生2:我觉得这个片段前后矛盾。前面说妈妈让人尊敬,后面写

382、  王妈妈揪耳朵、踩恐龙、罚抄课文,凶得不得了,这能让人尊敬吗?

383、  师:请你给说说怎样修改。

384、  生2:可以把写妈妈凶的语句改一改,比如“我的耳朵被妈妈的`大手揪住了,把我从凳子上揪起来”,改成“妈妈在我的桌上轻轻拍了一下,把我吓了一大跳”。

385、  师:你们觉着这样改一下怎么样?

386、  生3:很好!写出了妈妈的可敬。

387、  生4:可这样写,还真实吗?本来不是这样的。

388、  生5:写作文可以允许进行艺术加工。

389、  师: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写这个片段的小作者本人的看法。我们关心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真的很尊敬妈妈吗?

390、  生5:很尊敬!

391、  师:你写的这个材料是真实的吗?

392、  生5:是真实的。

393、  师:可我却觉得你写得还不够真实,或者说,你还有一些真实的感受没有写出来。

394、  生5:(疑惑的)没有呀!

395、  师:“想不到,妈妈这么凶啊,我可要小心点儿。”这是你的一点真实想法,但你的真实想法还没有写完,你应该写下去,写清楚这件事情对你以后学习的影响。现在,想听你说一说。

396、  生5:后来,我在家里做作业时,再也不敢开小差。有时,注意力不集中,眼睛想往抽屉里看时,我的耳朵就会感觉火辣辣的。

397、  师:说实话,你从心里感激妈妈的这次惩罚吗?

398、  生5:是的。自从妈妈教育我之后,我的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妈妈揪耳朵、踩恐龙,还有罚抄课文,我终身难忘。

399、  师:大家听出来了吗?妈妈的“凶”和《妈妈的账单》中妈妈的故事一样,让人终身难忘!

400、  (学生若有所悟)

401、  师:这就是你的真实感受,应该在文中真实地写下来希望你修改时朝着真实的方向改下去,妈妈的可敬之处就会更加鲜明,让“凶”慢慢变成了“敬”。同学们,我们的习作要说真话,写真事。有时候,文章中的问题就出在我们写得还不够真实,还不够真切上。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写文章,请把真话说到底!

402、  教学反思:

403、  语文《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生活与语文学习的关系。作文活动本身是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基本技能之一。当前的学生并不是没有生活,而且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是大部分同学的作文却思想缺乏、毫无个性、语言枯燥、技法雷同,呈现出一种“虚伪的生活”状态。就是由于他们不能捕捉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瞬间,不会运用具体的描写方法来刻画这感动的瞬间。本课就是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404、  习作评改课后,我为自己当时批改中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甚感欣慰。如果当时我的红笔一挥,一“批”而过,就不会有习作评改课上的那段真实而有深度的对话。课堂上,前两个学生的评价其实也是实话实说,站在各自角度思考也不无道理,但作文如做人,习作需求真,不能因为某种功利化的需要,而不顾事实,编造故事。习作评改中,

405、  需要教会学生表达技巧,更要教会学生敢说真话。把真说到底是一种写作品质,也是一种写作技巧。

406、  [课标要求]

407、   了解母亲平凡伟大的一生,学习劳动人民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优秀品德。

408、   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409、   学习文章语言朴素,感情真挚的特点。

410、   感受作者对母亲的赞扬、热爱与思念之情。

411、  [学法点悟:]

412、  学习本文要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通过自学归纳朱德母亲的特点,然后组织交流讨论,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认识文章选材典型的特点。

413、  [整体感知:]

414、  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这就是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415、  [疑难解析:]

416、  质疑: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417、  解惑:课文围绕“勤劳”精选典型事例,突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如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亲的宽厚;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的仁慈;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对“我”从事的事业的理解表现了母亲对革命的支持,……这些事例平凡而又典型,表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优秀品质。

418、  质疑: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419、  解惑: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420、  质疑: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

421、  解惑: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方法。作者从母亲的去世写起。这对母亲的一生来讲,当然是最后发生的事情,所以是倒叙。痛定之后,母亲一生的重要事迹和优良的品德以及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就一幕一幕地映现在作者的脑海里。因此作者从第2自然段起,到第12自然段止,就按照年代先后顺序写,这是顺叙。作者将倒叙和顺叙结合起来运用,使文章的脉络清楚,内容的安排极其自然。

422、  [语言揣摩]

423、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424、  这看似平常的语言,深藏着朱德因母亲去世的悲痛,和对母亲无限的怀念。

425、  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426、  在平静的叙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的爱。

427、  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428、  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识大体、耐大劳的高贵品德和儿子对母亲的敬佩、感激之情。

429、  [研究课题]

430、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文章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古往今来,讴歌母爱的文章和诗歌不胜枚举。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找一首讴歌母爱的诗歌,如孟郊的《游子吟》或冰心的《纸船》,体会一下不同文体的表达效果。

431、  1.理解主题

432、  作者通过对自己一段人生历程的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于母亲的怀念和敬爱,我的母亲教案。

433、  2.理解结构

434、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435、  第一部分(1至4段):主要写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文绉绉、爱读书的性格特点及成因。流露出一份追念和惋惜之情。

436、  第二部分(5至12段):主要从训练“我”做人和如何当家两方面写母亲,表现了母亲是我的严师及慈母,也表现她对人宽容隐忍但又不失“刚气”的一面。

437、  第三部分(13段):总结全文,写母亲给“我”极大极深的影响,让我一生中受用不尽。

438、  问题思考

439、  1.我有一个绰号叫什么?它是怎么来的?它体现了我什么样的性格?这个绰号有没有贬义?为什么? 绰号——麇先生,因为我文绉绉的,像个先生样子,所以家乡的大人们这样叫我:体现了我文质彬彬的性格。这个绰号无贬义,表现了大人们对我亲切的喜爱,一种鼓励。

440、  2.我的这种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这种性格的成因有三:自身文弱;母亲不准乱跑乱跳;大人们的期待

441、  3.对游戏生活,小时的“我”是一种什么态度?作者40岁写文章时是一种什么态度? 充满神往;体现出了一种因童年缺少游戏生活的一种深深的惋惜。

442、  4.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443、  (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444、  (2)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445、  (3)我说轻薄话,受重重责罚──教之严。

446、  (4)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

447、  (5)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让。

448、  (6)受“辱”后,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有刚气。 由此可看出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对子严格,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有刚气的人。

449、  5.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

450、  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

451、  6.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

452、  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同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453、  7.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454、  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传”,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55、  8.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作者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动,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极少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

456、  可从两个方面来思考:(1)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饱醮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等等。(2)作者是用童年的视角来回忆童年往事,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作者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457、  深入探究

458、  本文的语言质朴、真切,很讲究分寸,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459、  (1)“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460、  (2)“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可以看出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461、  (3)“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几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462、  (4)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教案《我的母亲教案》。──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已经具备了这种美德,表现了作者的谦虚的品格。

463、  第一部分:回忆作者九岁前的若干经历,为写母亲做铺垫。

464、  (1)交代自己性格的主要成因——来自自身原因和母亲原因(社会环境)

465、  (2)写自己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

466、  (3)写两次失去发展的机会。

467、  (4)自然过渡。 第二部分:写母亲。

468、  (1)母亲对我的“教之严,爱之慈”。A、罚跪——严师 B、治眼疾)

469、  (2)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A、对大哥 B、对嫂子的无理取闹)

470、  (3)母亲很刚气的一面。

471、  第三部分:写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472、  〖研讨与练习〗

473、  一通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474、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

475、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即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通过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3)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

476、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477、  在本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教导”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78、  3.试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发表一点评论。 关于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的看法,可以见仁见智,但总的来说应该是有教育意义的。作者母亲为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是由于旧社会的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和美德。而对于作者母亲来说,深感教子的责任更加重大。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时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还有如何才能对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所以,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格。

479、  二、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分寸感。

480、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481、  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

482、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483、  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应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484、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485、  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体特点。

486、  三、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

487、  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正如作者自道: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488、  【教学目标】

489、  理解文章,概括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490、  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491、  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容,丰富文化素养。

492、  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493、  【教学重点】

494、  诵读、概括。提炼母亲的形象,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495、  【教学难点】

496、  理解作品的深厚内涵和写作特点。

497、  【教学过程】

498、  一、导入新课

499、  同学们,母爱是一个包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的"话题,从古到今,有很多歌颂母亲的作品(让学生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

500、  同学们一定还会记得我们小时侯经常唱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但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走进胡适先生的人生经历,去认识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

501、  二、胡适简介

502、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曾任北京大学校长,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503、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章

504、  学生默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505、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506、  佃户:佃,租种土地。

507、  轻薄:言语举止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508、  仁慈:慈爱慈祥。

509、  质问:依据事实问清楚是非;责问。

510、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511、  广漠:广大空旷。

512、  宽恕:宽容饶恕。

513、  学生自由阅读,批注文章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

514、  ⑴ 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515、  ⑵ 勾画出文章中揭示母亲品质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_________的人”的句式组织语言,评价母亲的形象。

516、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517、  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以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518、  学生通读全文,体味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519、  四、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深层的内涵和写作方法

520、  学生精读课文,深透理解文章,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521、  ⑴ 课文前三语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它内容好象与课文内容没有什么关系,作者这样安排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

522、  ⑵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以外,还花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523、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524、  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525、  ⑴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526、  我的母亲管束我很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527、  ⑵ 为什么说她是“严父”?

528、  ⑶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

529、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去上学。

530、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531、  C、新年之际,债主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532、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忍的地步,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533、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的侮辱。

534、  通过以上这些事,表现了母亲以下的品行:她是一位恩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对我严格要求,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话伤人感情。

535、  五、拓展延伸

536、  从你的阅读积累或生活积累中将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

537、  母亲节快到了,你将给母亲送一件怎样的礼物呢?为什么?

538、  代表胡适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

539、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540、  一 教材分析

541、  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二课,本单元都是名家之作,或追述难忘经历,或展现生活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学生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本着这个目标,我将本节课进行大胆延伸,用资料和声音让学生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思考感人肺腑的人物形象,并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542、  二 学生分析

543、  初二的学生逆反心理很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行为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而且学生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有很多学生不理解母亲对他们的关爱。所以。教师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544、  三 教学目标

545、  1 知识与技能

546、  复习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身边事例的介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能长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547、  2 语文思考

548、  通过放录音,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的能力;丰富对世界的认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经历了由探究、感悟不理解母亲到理解母亲及换位思考的过程, 培养了学生责任感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回忆、重新整理思路 、组织语言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捕捉生活中有用信息的能力。

549、  3 解决问题

550、  能有家庭责任感和关心他人意识;形成换位思考变换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别人的感受,并通过理解感悟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学会评价他人和回忆自己的做法的过程,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551、  4 情感与态度

552、  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553、  四 教学重点

554、  复习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培养他们家庭责任感。

555、  五 教学难点

556、  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

557、  六 教学过程

558、  (一 ) 情境导入

559、  1 学生朗读查找的关于母亲的诗词、格言、警句

560、  2 导入

561、  我们准备得很充分,我们每个人都在母爱光环的照耀下成长 ,在母爱的目光的关注下成长。请听《妈妈的目光》。

562、  母爱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女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不求回报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胡适的《我的母亲》

563、  3复习

564、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565、  文写了母亲这样5件事情:

566、  A.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 “催”去上学;

567、  B. 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568、  C.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569、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570、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571、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

572、  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573、  二 探究活动

574、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三 情感延伸

575、  1 母爱如三月的春风曛得人昏昏欲睡,犹如夏夜的凉茶让人精神倍爽,又是母爱又是絮絮地唠叨让我们不能理解,我们都能理解母爱吗?母亲爱子女的方式不同,多数的母亲都是说教式的爱,一件事说起来三遍四遍,我们嫌母亲烦,不能理解,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或者你有事不能理解母亲的做法,请你说一说。

576、  2 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 我们每天都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你长这么大,母亲为你做的事有哪些你忘不了?

577、  3 母爱可以使你在痛苦中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母爱是无任何条件的, 就连小动物的母亲也会保护自己的宝宝,请听下面的故事。(播放《黄鼠狼妈妈找食物》)(老师打出课件后,播放了一个深情而又荡气回肠的歌颂母亲的曲子《 烛光里的妈妈》,创设了很好的氛围。然后让学生换位思考。)

578、  动物如此,我们人类呢,在奥地利发生啦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

579、  20xx年2月23日,位于奥地利西南部阿尔卑斯山的费拉茨谷地发生拉一起雪崩,一对正在滑雪的母女被大雪埋葬。当她们历尽艰辛爬出厚厚的雪堆时,却又面临着新恩的危机:由于她们身上都穿着银灰色的衣服,救援飞机很难发现她们的"踪影,随着时间的推移,饥饿、寒冷和恐惧纷至沓来。母女俩开始了艰难的自救,然而无济于事,她们的努力换来的是更严重的困难,她们昏迷了。当女儿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她起先还以为是梦,但医生告诉她这是现实,她昏迷在雪地里,被雪崩救援人员发现紧急送到了红十字医院。医生还不无沉痛地告诉她,真正救她的其实是她的母亲!救援人员在她母亲的遗体旁发现了一块染满鲜血的锋利的岩石切片,而她母亲的左手动脉被切开了。救援人员正是因为看见了雪地上那道鲜红的长长的血迹才发现下面有人……

580、  医生的话还没有说完,女儿就痛哭起来。她一直以为做清洁工的母亲是极其卑微的,甚至曾以母亲的卑微为羞耻,但是在这一瞬间,他发现母亲原来是如此伟大!在这次雪崩灾难中,在迟迟得不到救援的生死关头,母亲以一种感天泣地的行为,用自己动脉里流淌的鲜血为女儿指引了生命的方向!女儿终于心痛地明白,自己原来一直都拥有着一份人世间最珍贵的财富,那就是比血更浓的母爱!

581、  同学们,故事中的母亲用生命保全了女儿,希望我们能从中悟道爱的真谛。假如你是那位母亲,体会一下当时母亲会怎么想,怎么做,请说一说。

582、  4 母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是甜甜的吻。母爱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地成长,母亲有多大的功劳啊。

583、  有谁知道母亲节是那一天?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584、  小结:

585、  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没有英雄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我们永远爱着您--妈妈。

586、  四 拓展训练

587、  有一个叫小兰的女孩,身患重病,家里无力为她治疗,但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小兰住进医院,获得治疗。下面是小兰的母亲的一段录音,请听:

588、  母爱是无偿的,但在这个故事中有许多陌生人也无偿的献出啦他们的一片爱心,除了母爱,生活中,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爱?

589、  五 布置作业

590、  以“母爱或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591、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592、  [教学目标]:

59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进而感知真挚、深沉的母爱。

594、  通过揣摩人物心理活动进一步体验蕴涵在文中的母子深情。

595、  学习用截取法来表现人物.在记叙中穿插议论的`写作方法。

596、  [重点难点]

597、  重点: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598、  难点:从内容、语言感受母爱的真挚、深沉。

599、  [教学方法]

600、  学生:自主学习 交流合作 当堂训练

601、  教师:激趣引导 智慧点拨 理性分析

602、  [教学过程]

603、  一 故事导入 展示目标

604、  二 走进文本 概括事件

605、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所写“母亲”的四个片段 。

606、  三 精读文段 体会情感

607、  请你结合文章第三个片段,以“母亲”的身份说一段独白,走进人物内心,体会母亲的情感。

608、  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位母亲呢?请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来说一说。

609、  四 回顾全文 写作探究

610、  “母亲”的形象如此感人,作者到底使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技法来表现呢?

611、  你还记得自己的母亲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吗?请你忆一忆,写一写。

612、  五、深情小结 沉思回味 (以余光中《乡愁》作结)

613、  一、教学目标:

614、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干深入理解文章主旨,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从作者质朴的文字中品读出母亲对作者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感激之情。通过此文的学习,培养学生体味母亲、学会理解、懂得感恩的情感态度。

615、  二、教学重难点:

616、  文章重点写了母亲对胡适的言教和身教,整堂课立足这一点,开展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段、句、词来感受和体会母亲对胡适的教育和影响。因为母亲这种的教子方法与现代社会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胡适的心理,从而理解母亲的这种独特的教育。

617、  三、教学过程:

618、  (一) 导入:作者照片、简介。

619、  学生谈对胡适的印象、感觉。

620、  教师引出课文:许多名人、伟人的背后都站着一位伟大的母亲。

621、  (二)与作者对话。

622、  作者最想对母亲表达的是什么感情?找到直接抒发作者对母亲感激之情的`段落(13两段)并朗读,细细品读关键词句,如:第4段中的“恩”和第13段中的“极大极深的影响”、“如果……”、“都”等词句,从中感受胡适对母亲真挚而深沉的感情,并理解文章主旨:感激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和极大极深的影响。

623、  (三) 与文本对话。

624、  从13两段中的“训练”和“影响”分别引导学生阅读文章两部分内容:5—7段、8—12段。

625、  母亲对胡适的“做人的训练”有许多独特之处,对此你如何看待?

626、  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可能会生发出一些独特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感受,可能会谈到“我能够理解胡适母亲教子方法,我从中感受到母亲对胡适的期望和慈爱”;也可能谈到“如果我母亲也这样教育我,我一定受不了,胡适怎么会忍受得了呢”;还可能谈到“母亲每天唠叨,我会嫌她烦,不理她”等等,一些因为学生不同生活经验而产生的个性理解和感受。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寻胡适的心理,在讨论和品读关键词句中感受母亲对胡适的教之严中深藏着爱之慈,深藏着母亲对胡适的期望。也正因为母亲这种独特的“做人训练”,使胡适一步步朝着“完全的人”发展。

627、  母亲对待他人和对待胡适的态度是不同的,胡适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

628、  由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细微处,找到母亲与其他人相处时胡适的所见、所感:母亲如何对待我的败子大哥,如何对待我的两个极难相处的嫂子,又是如何面对浪人五叔。在对关键词句的品读中感受母亲的宽容、仁慈、温和的性格;同时学生也找到体现胡适当时的心理的句子,如第8段中“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第9段中“我渐渐明白……”、第10 段中“我总听见前堂……我开了房门……”从中深入体会胡适当时的心理,感受母亲对胡适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

629、  引入材料:梁实秋谈胡适、彭红 《好人胡适》,具体感受母亲对胡适极大极深的影响。

630、  引入材料:胡适的《奔丧到家》和《先母行述》中的语句。进一步感受胡适对母亲真挚而深沉的情感。

631、  (四)朗读最后一段结束本节课。

632、  一、教学目的:

633、  体会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

634、  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和怀念之情。

635、  认识中国妇女的优良传统美德并使之发扬光大。

636、  二、教学重点:学习老舍先生回忆散文的写法和谋篇布局的精巧。

637、  三、教学难点:对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理解。

638、  四、课时安排:2课时。

639、  五、教学过程

640、  第一课时

641、  一、导入新课

642、  大家知道有名的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月芽儿》《茶馆》《我这一辈子》是谁的作品吗?对了,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20世纪著名的现代作家,他的作品曾被译为二十多国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老舍先生讲述的他的母亲的故事。

643、  请同学们先浏览一遍课文,把生字词找出来,查字典解决,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644、  练习(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并能说出其意思):

645、  殷勤 揣在怀中 撮土 挨打 掂量 丧事

646、  殷红 揣摩 一撮子 挨家挨户 惦念 廿位

647、  二、整体感知

648、  读课文,讲出文中叙述了母亲的哪些事,理清思路,学生概括,老师归纳总结。

649、  参考:母亲的身世;

650、  母亲的出嫁、生“我”;

651、  母亲的勤俭持家;

652、  待人接物,为人处世;

653、  保护儿女;

654、  爱子情深;

655、  母对儿的理解、牵挂;

656、  儿对母的想念;

657、  儿对母的哀悼、感激和怀念。

658、  齐读最后一段一起感受一下作者的感情。加深对这种感情的理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痛及对母的感激、怀念。

659、  文中所叙述的事例体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学生讨论并归纳总结。

660、  参考:反映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吃苦耐劳、勤俭、爱清洁、热情好客、乐于助人、能忍让、不怕吃亏、坚强、勇敢

661、  (软而硬的性格)爱子情深、无私

662、  第二课时

663、  三、探究研读

664、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对母亲身世的叙述在全文来说有什么作用?

665、  母亲既非大家闺秀,又非小家碧玉,而是出生在穷苦农家,所以她从小就能吃苦,她的出生和小时候艰苦的生活也培养了她热爱劳动的习惯,造就了她坚韧、吃苦耐劳的品格,所以这些叙述为下文写母亲的勤劳、“软而硬的性格”埋下了伏笔。

666、  文中“母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母亲的呢?谁来说一说,这位母亲给你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母亲形象的?

667、  比如这句“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这是通过什么来写母亲?对母亲的手的描写反映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668、  参考:母亲的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不可磨灭的记忆,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母亲的手,通过这些细节来表现母亲热爱劳动,勤劳能干,不怕吃苦的优良品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劳动妇女优良的传统美德。

669、  再看还有哪些细节表现了母亲的性格特点的?又分别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母亲形象的?

670、  学生举例并说明其所用的描写方法。如第十一段有这样一段描写:“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这里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以“笑”、“愣”、“叹”、“递”等字写出了母亲神态的"变化及感情的变化,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虽依依不舍却不曾挽留的深沉、内敛而含蓄的爱。这些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的手法,都细致地刻画了人物形象,从某些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此外,还有心理活动描写,外貌描写,这些也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法,也叫做细节描写。

671、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以感人的笔墨刻画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像一部纪录片一样记录了这位母亲感人的人生历程。同时,在这位母亲的人生路上也有作者的足迹。因为其中也穿插了作者自身的经历和感想,即在写法上有叙述,也有议论、抒情。作者不仅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还写了母亲的性格对“我”的深刻影响。再次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有哪些语句写出了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

672、  “从这里,我学会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673、  “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样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674、  ……

675、  作者在文中写道:“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母亲对我进行的是什么样的“生命的教育”?

676、  参考:母亲不识字,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她给“我”的教育不是语言上的,而是行动上的。不是通过言传而是通过身教,她在生活中默默地影响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在习惯、性格、为人处世等方面给予“我”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677、  谈一谈你学完这篇课文后有何感想。

678、  引导和结语:母亲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她辛辛苦苦地抚养我们长大,默默地奉献着无私的母爱,温暧着我们的心,教我们学习做人,学会生活,所以,我们要珍惜母爱,感谢母亲、尊敬母亲、关心母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母亲!不仅要尊敬自己的母亲,也要尊敬天下所有的母亲!

679、  四、扩展延伸

680、  找一些有关母爱的文章进行朗读并比较写法异同。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上一条:咲恋,我的咲恋_美咲恋

下一条:最后一页